• 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!提供2025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时间、成绩查询、报名时间、报名入口、报考条件、职位表、考试公告、考试科目、考试大纲、历年真题、分数线查询等公考资讯。

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

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

2025-05-17   来源: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"    点击:668   

 名言名句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常用到的材料,本文公考通(www.chinagwy.org)记者整理了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,供考生复习参考,帮助2020年公务员考试上岸!1、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善。最要在“速改”上著力。

名言名句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常用到的材料,本文公考通(www.chinagwy.org)记者整理了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,供考生复习参考,帮助2020年公务员考试上岸!

1、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善。最要在“速改”上著力。

【典出】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一 【解释】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,就应该立刻改正从善。最重要的是在“速改”上下大工夫。

2、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

【典出】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 【解释】(君子塑身讲究小心)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,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,时时唯恐失坠。

3、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【典出】《礼记·中庸》 【解释】从最隐蔽、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,所以,君子要掌握慎独。

4、人之所以为人者,言也,人而不可以言,何以为人?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。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

【典出】《春秋榖梁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 【解释】人之所以成为人,是由于能言语。假如不可以言语,何以称为人?言语之所以有意义,是由于能表达承诺。假如言而无信,言语再多也没意义。

5、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

【典出】《国语·周语下》 【解释】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,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飞速。

6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
【典出】《论语·子罕》 【解释】军队的将领可以被俘虏,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。

7、慧者心辨而不繁说,多力而不伐功,此以名誉扬天下。

【典出】《墨子·塑身》 【解释】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,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,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是什么原因。

8、富贵不可以淫,贫贱不可以移,威武不可以屈。

【典出】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 【解释】(真的的大老公)富贵不可以使之腐化堕落,贫贱不可以使之改变志向,武力也不可以使之屈服。

9、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。

【典出】《吕氏春秋·诚廉》 【解释】石头再如何破碎,依旧是坚硬的;丹砂无论如何磨损,依然是红色的。

10、君子检身,常若有过。

【典出】《亢仓子·训道篇》 【解释】君子检点自己,随时检讨,就像常有过失一样。

11、修其心治其身,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。

【典出】宋·王安石《洪范传》 【解释】要先修心治身,充实德行,而后才能从政。

12、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【典出】清·郑燮诗《竹石》 【解释】竹子任凭风雨的打击磨砺,依旧不改坚劲本色。

1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【典出】《论语·为政》 【解释】只学习、不考虑,就会迷惘;只考虑、不学习,考虑也会陷入困境。

14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
【典出】《论语·雍也》 【解释】了解一种常识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,喜好它的人不如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人。

1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
【典出】《论语·述而》 【解释】与众人相处,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。

16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
【典出】《礼记·中庸》 【解释】博学,学习要广泛涉猎;审问,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;慎思,掌握周全地考虑;明辨,形成明确的判断力;笃行,用学习得来的常识和思想指导实践。

17、学者非必为仕,而仕者必为学。

【典出】《荀子·粗略》 【解释】念书人未必都要做官,但为官者需要坚持学习。

18、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
【典出】三国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 【解释】不学习就很难增长才干,不立志就很难学有所成。

19、学所以益才也,砺所以致刃也。

【典出】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 【解释】要想增加才干,就要学习;要使刀刃锋利,就得勤加磨砺。

20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
【典出】明·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 【解释】多阅读(以增长才学),多游历(以增加见识)。

21、学如弓弩,才如箭镞。

【典出】清·袁枚《续诗品·尚识》 【解释】学习就像拉开的弓弩,才能就像箭头,还要用见识来引导,射出去的箭才能击中鹄的(达成目的)。

22、治学三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

【典出】清·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 【解释】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论治学的三种境界。习近平觉得,领导干部念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:第一,要有“望尽天涯路”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,有耐得住“昨夜西风凋碧树”的清冷和“独上高楼”的寂寞,静下心来通读苦读;第二,要勤奋努力,刻苦钻研,舍得付出,百折不挠,下真功夫、苦功夫、细功夫,即便是“衣带渐宽”也“终不悔”,“人憔悴”也无怨无悔;第三,要坚持独立考虑,学用结合,学有所悟,用有所得,要在学习和实践中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,最后“蓦然回首”,在“灯火阑珊处”领悟真谛。这三种境界启示大家,念书不只要有明确的目的、有不移的恒心,还要提升念书效率和水平,讲求念书办法和方法,在爱念书、勤念书、读好书、善念书中提升思想水平、解决实质问题、达成自我超越。

23、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
【典出】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 【解释】祖先早就传下训诫,人民是用来亲近的,不可以轻视与低看;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,根基结实,国家才能安定。

24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。

【典出】《管子·牧民》 【解释】政权之所以能兴盛,在于适应民心;政权之所以废弛,则由于违逆民心。

25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

【典出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【解释】统治者假如乐于做民众喜欢的事情,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;统治者担心民众担心的事情,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。

26、善为国者,爱民如爸爸妈妈之爱子、兄之爱弟,闻其饥寒为之哀,见其劳苦为之悲。

【典出】汉·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 【解释】擅长治国的人对待民众,就像爸爸妈妈对待我们的孩子、兄长爱惜我们的兄弟一样,听到他们遭受饥寒,为之感到哀伤;见到他们劳苦的状况,为之感到伤悲。

27、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

【典出】汉·王充《论衡》 【解释】了解房子漏雨的人在房子下,了解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。

28、老吾老,与人之老;幼吾幼,与人之幼。

【典出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【解释】敬爱自己家的老人,也敬爱别的老人;呵护我们的孩子,也呵护其他人的孩子。

29、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之心为心。

【典出】《老子·第四十九章》 【解释】圣人以民心为己心,不私心自用,无所厚薄。

30、德莫高于爱民,行莫贱于害民。

【典出】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下》 【解释】最高尚的意愿,莫过于爱民;最低贱的行为,莫过于戕害百姓。

31、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不。

【典出】《史记·殷本纪》 【解释】人在水中可以照见我们的样子,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情况。

32、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

【典出】清·万斯大《周官辨非》 【解释】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,凡是是于民有利的事情,一丝一发也要推行;于民有害之事,一毫一末也需要革除。

33、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。

【典出】汉·张衡《应闲》 【解释】不要担忧职位不够高,而应该想想我们的道德是否健全。

34、不受虚言,不听浮术,不采华名,不兴伪事。

【典出】汉·荀悦《申鉴·俗嫌》 【解释】不听虚假的话,不相信不切实质的办法,不谋取浮华的名声,不做虚伪的事。

35、安天下,需要先正其身。

【典出】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 【解释】假如想安定天下,需要先端正自己。

36、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

【典出】《老子》 【解释】做事,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;治理国政,要在祸乱没产生以前,就早做筹备。

37、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
【典出】《老子》 【解释】谋划大事难事,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。天下的难事,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;天下的大事,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。

38、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

【典出】《管子·牧民》 【解释】假如礼义廉耻不可以得到推行,国家就会灭亡。

39、国皆有法,而无使法必行之法。

【典出】《商君书·画策第十八》 【解释】国家都是有法律的,但没能保证这类法律肯定得到遵遁的法。

40、治乱绳,不可急。

【典出】《汉书·龚遂传》 【解释】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,不可以着急,需要慢慢理清头绪。

41、大鹏之动,非一羽之轻也;骐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。

【典出】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释难》 【解释】大鹏冲天飞翔,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;骏马急速奔跑,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。

42、法令既行,纪律自正,则无不治之国,无不化之民。

【典出】宋·包拯《致君》 【解释】只须依法治国法令畅通,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,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,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。

43、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

【典出】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 【解释】与邻者亲近,与邻邦友好,是大家的国宝(也是大家坚持的原则)。

44、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

【典出】《邓析子·转辞》 【解释】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的快车也难追上。

45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

【典出】《论语·学而》 【解释】有朋友从远方过来,如何能不开心呢。

46、国虽大,好战必亡。

【典出】《司马法》 【解释】国家即使再强大,假如喜欢战争也势必会灭亡。

47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【典出】《论语·卫灵公》 【解释】假如自己不喜欢或办不到,不要强加于其他人。

48、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。

【典出】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 【解释】物品千差万别,这是客观情形,自然规律。

49、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

【典出】《古今贤文》 【解释】只有一支花朵开放,不可以算是春季,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,满园都是春季。

50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

【典出】《礼记·中庸》 【解释】万物同时成长而不相妨害;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。



免费学习资源(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)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线下班: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/江苏考笔试课程满足复习各阶段的课程需要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公务员面试系统课(申倩主讲 结构化面试通用)20万+播放 全国通用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2025年系统课 申论31讲(申倩主讲)10万+播放 领取讲义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2025年系统课 行测(50集全)20万+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最新申论考试真题合集(国家公务员考试江苏浙江山东)试题见评论区 免费领取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大全一些面试的热门,面试用得上40万+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行测刷题课(2025年新版、全国通用)15万+播放 考试知识点梳理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判断推理《行测》系统课(2025年新版 全国通用)60万+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习大大申论金句50条

上一篇:


下一篇: